>>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半边天”闯出一片天
2019-04-03 06:58:44   
2019-04-03 06:58:44    来源:宁夏日报

  走进宁夏理工学院的经济管理学院,女教师队伍是该院明显有别于其他学院的靓丽风景。

  在现有的58位教师里,女教师有39人,学院领导班子4人中有3人为女性。这支以“娘子军”为骨干的教师队伍把学院工作不仅干到了学校前列,相关学术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在全区都有声有色,去年还荣获“全区五一巾帼标兵岗”的荣誉。

  这支平均年龄仅有31岁的“娘子军”,年龄虽轻,作风却很扎实。接连涌现出市级先进工作者郭莹、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朱荣琪、石嘴山好市民马娜等一批典型人物,在学院树起了令人鼓舞的精神旗帜。

  学院院长郭莹是这里最富有韧劲的领导者,也是大家自发看齐的榜样。说起郭莹的工作风格,“废寝忘食”是大家用得最多的词。从学科建设到课题研究再到一线教学,面对学校交予的一项项重任,郭莹总是不知疲倦,常用钉钉子精神勉励自己,带着同事们努力工作。“我是山东人,过去还能经常回家,现在接上学院工作后和亲人的回家约定已经爽约几次了,只能把父母接到身边团圆。”

  辅导员李福梅老师爱生如子、视校如家。前年,李福梅新接手的一个班一度让她有点头疼。“这批孩子比较贪玩,班里学习氛围不浓,和其他班级比真让人着急。”李福梅接手后,打定主意和学生们“杠上了”。她硬是整整一个月没回家,吃食堂、住办公室,白天督促上课自习,晚上分别找学生谈心做思想工作。还请同事给学生“开小灶”补习,就是不想让一个学生掉队。李福梅的“轴”让学生服了,短短3个月班级学习氛围为之一新,不光期末考试全班学生无一人挂科,还有2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班级获自治区级先进班集体称号,“麻雀变凤凰”一时成了理工学院的新闻。“学生们都说女老师看似温柔,该铁面严管时一点也不客气。”李福梅笑着说。

  方丽娟老师家在银川,虽然常要两地奔波,但她不仅没耽误工作,所率领的教研团队在学校都有口皆碑。团队成立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积极承担各类课题,帮助多家企事业单位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这些年,银川先后有多家企业高薪聘请她,开出的物质条件丰厚,都被她一一婉言谢绝。“学校培养了我,学院的同事成就了我,我和大家在一起感到更快乐,更能实现个人价值。”方丽娟说。

  这样的女教师在经管学院还有很多,一位位巾帼女将把乐于奉献、勤勉工作的作风印刻在学院教师队伍中,在教研领域也为学校树起了标杆。

  学校建校伊始,经管类人才培养就是重要方向。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学院意识到原有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如何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模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这个问题是这两年以郭莹为代表的学院班子思考最多的。

  郭莹和同事们多方考察后向学校大胆提出了建设新商科双创体验中心的构想。融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推动商业模式变革元素,把企业“搬”进校园、把课堂变成职场,让学生通过虚拟商业社会环境下的仿真、体验和实战,开展智慧商科教育。

  建设方案犹如十月怀胎。郭莹带上几名女教师不分寒暑假、节假日,连续经过300多天的修改、论证、完善,五易其稿,终获有关专家评审组和学校的通过。新商科建设如期完工,学生课程设置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在校期间即能像在企业工作一样进行实操,最大程度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无缝对接,成了招聘场上的香饽饽。

  为带动学校产教融合,弥补学院资源方面的短板,郭莹和女同事们组成小分队,主动联系区内企事业单位。以女性特有的细心和耐心一次次沟通、说服对方,先后和20多家单位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工作,为我区民办高校探索出极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目前,学院承担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教改科研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这些成绩浸满了女教师的智慧与汗水。都说巾帼半边天,宁夏理工学院的这支娘子军艰苦奋斗闯出了一片天。

【编辑】:李瑶
【责任编辑】:李涛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